(资料图)
高维
查无此字、无法输入、显示不出……近年来,生僻字的“数字化之困”不时进入公众视野。日前,由国家标准委联合有关部门发布的新版《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》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。新版标准将增加录入万余生僻字,其中包括近年来群众反映较多的典型人名、地名生僻字,引发社会关注。
生僻字未必有多复杂,但因其使用频率低,所以识者寥寥,在信息系统中难觅踪迹。虽然它在汉字当中属于少数,但绝不意味着可有可无——因姓名中含生僻字,有人保研受到影响,有人公积金误缴他人账户,有人被线上支付隔绝在外……前不久,因“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”的热搜持续霸屏,更是尽显一个尴尬而揪心的事实:一边是数字化技术的无远弗届,一边是新的“信息鸿沟”,考虑到我国姓名中含有生僻字者多达6000万,问题的解决就更为迫切。
在有的人看来,技术上这似乎不是难事,实则不然。据专家介绍,作为表意文字,文字的信息化编码难度高,开发字库费时费力,生僻字的标准化专业又复杂。为了避免诸多不便,一些部门其实也开发了专门的字库,但由于技术标准不一、各地区各部门的数据库间不能互通,在实践上又常常衍生出新的困扰。由此不难理解,由国家层面牵头协调的必要性。
正如曾经爆红一时的歌曲《生僻字》里所唱:“我们中国的汉字,一撇一捺都是故事。”汉字博大精深,构造讲究,意蕴丰富,在古籍、文物等历史文献中,生僻字其实并不罕见。守护那些有实用价值的生僻字,不仅是技术善用的必要之举,也是赓续文脉的应有之义。
让生僻字走出“数字化之困”,技术上的兼容固不可少,观念上的包容更为重要。一方面,字库扩容并不能一劳永逸,生僻字的搜集和整理已经开展了几十年,未来还须久久为功;另一方面,针对未编码汉字的耗时本来就很长,一个字从提交到进标准需要3到5年。正因如此,从输入法、手机厂商到APP制作方,从各办事部门到社会各界,对于生僻字的公共属性和文化价值,唯有达成共识、凝聚合力,才能真正打通各种环节,逐步破解现有难题。
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汉字的传承有其自身规律,生僻字能流传千年至今,成为数字时代里的公众议题,本身已是其生命力的体现。放眼当下,生僻字不应躺在故纸堆里,也不应被“数字壁垒”所困。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